来源: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 时间:2025-03-29 19:00:32 [举报]
铭文制作特点辨伪
真品银锭铭文基本都为锤凿錾刻而成。当时工匠运锤凿如笔墨,率性而就,铭文风格虽有工整者,有俊秀者,有朴拙者,都自然流畅,不刻意,不拘泥,不狂怪。如今,赝品银锭铭文制作者都不具备在金属上手工刻字的娴熟技艺,因而,赝品银锭铭文的破绽较多,如刀凿入刀出刀无规矩,凌乱不堪;文字结体错杂无美感;铭文风格不是拘束僵硬,就是怪异散乱,体现不出传统工匠自成一格的刀凿字体。
清17/18世纪白玉龙尾觥,尺寸:高17.8厘米,估价:USD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USD 639,000
以上我所说的都是大家可以通过自己去辨别玉器的真假,那么还有一类消费者,他们是无法去自己辨别的,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比较正规的鉴别帮忙进行鉴定,但是大家在找这些机构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因为现在市面上这样的机构非常的多在其中也有一些品质不好的公司或者是说不的公司,所以大家在找这些机构的时候需要多留一个心眼。或者是大家可以多去咨询一些公司,看他们的建议是否一致,这样也能够让消费者有更好的判断
文物艺术品;科技检测技术;应用
文物鉴定是指以科学方法的辅助运用,结合分析辨识等手段,对文物年代和真伪、价值、用途与质地实施鉴定。而现代科技文物鉴定涉及真伪识别和年代判定两个层面。尤其在年代判定中,作为文物考古断代的核心手段,对其历史文化解析起到关键作用;真伪识别中现代科技可有效降低其难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鉴定效果。
目前国内有不少的博物馆(院)、科研部门、鉴定评估机构,在科技检测服务于文物艺术品鉴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工作,还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元代时期的玉器在制作工艺上延续着前朝工匠的技艺水准,吸收和继承了宋、金的镂雕技艺,同时将玉器的浮雕琢磨技法发扬光大,关键是在侧面雕琢的工艺技能也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在玉器的图案纹饰中,延续着游牧民族喜爱的花鸟山水纹饰,同时还创作了许多螭虎、海兽等,制作精美,时代特色。元代社会各延续唐宋的收藏习俗,特别是玉器的收藏,这一点可从元代画家朱德润编辑的《古玉图》玉器图录中窥见其盛况。在考古的历史发掘中,通过山西大同冯道真,安徽安庆范文虎,江苏吴县吕师孟和苏州张士诚父母墓等墓葬出土的元代玉器可以见其一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各省市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元代的传世玉器,有一部分玉器制作水平颇高,足以反映元代制玉艺之发达。
元代玉雕,有精有粗,精工处让人叹为观止;粗狂之处气势如虹,波涛汹涌,一泻千里。
元代 春水玉佩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全集》
元代 羊脂玉春水 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
上下两件“春水玉” 对比,“海东青鸟啄鹅”是羊脂白玉,精雕细琢。
元代 春水玉饰 江苏无锡大浮乡钱裕墓出土
而下面这只出土的玉质与琢工,就粗犷多了。
元代玉雕的飞禽喜张鹏展翅,这是元代鸟纹之特征。
元代 青白玉镂空凤穿花壁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凤穿花”中,穿花凤鸟口含花茎,亦有展翅飞翔状。
元代 丹凤朝阳玉佩 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
“丹凤朝阳”是元代玉雕中的一件,不仅琢工细腻,造型优美, 尾部所雕“火云纹”, 十分特殊,弥足珍贵,是不易多得的藏品。
元朝时期的“带板”,采用镂雕的“戏狮图”者不多,此器采用的是双层镂雕法,琢工。
外观:真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玉筋玉花等都是由此产生的。透过光线看,外表有一种温润的光泽,内部绿色分布均匀,无气泡。
假玉色泽干枯,暗沉无灵气,有的存在小气泡。且玻璃制的玉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硬度:将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玉本身不会有任何痕迹。
手感:真玉摸起来会有冰凉温润的感觉,而假玉粗糙无冰凉感。
声响:用细线将玉器挂起来,用硬物轻敲,真玉的声音清脆悦耳,余韵悠扬;假玉则沉闷干涩。
标签:宁波玉器鉴定,如何交易玉器,翡翠和玉回收,岫玉收购